close

上週有電視記者打來衛生所
說想採訪關於「流感以及衛生所在公共衛生上的角色」
雖然九逃一點也不想上電視
畢竟樹大招風,九逃只喜歡輕鬆低調過日子
加上很多人都說記者剪接後會失焦或曲解原意
不過本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精神還是硬著頭皮接下了!
想當初連平溪國小或世新大學的小記者來採訪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衛生所究竟在做些什麼
我不也都是一口答應了嗎?
20140224_105911.jpg  

雖然題目是「衛生所的角色定位」
不過說穿了,大家最感興趣的就是「市區衛生所到底需不需要醫師/醫療?」
也就是九逃會不會失業的意思啦~~~

故事要從三十多年前說起
當時全台灣大多數衛生所都沒有醫師
據說那個年代的醫師一個月可以賺一棟房子
當然沒人願意到衛生所領取一個月六、七萬元的薪水
於是在民國72年7月
行政院衛生署就補助願意開設醫療門診的衛生所150萬元購置醫療設備
並讓醫師可以領取門診盈餘的一定比例做為補貼薪水之用,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獎勵金」!
(自己要多少薪水自己賺的概念?)
這種型態的衛生所後來就稱之為「群體醫療中心」

這樣的制度有三個好處:

1. 國家不用多花一毛錢,衛生所就可以請到一位醫師。

2. 門診盈餘部份上繳國庫、部分補貼衛生所營運費用,因此國家甚至還可以少花點錢。
    (這就是為什麼夏天走進衛生所都是吹自然風、而走進其他公家機關則是冷到發抖的原因)

3. 很多醫療院所無法生存的鄉鎮,民眾至少有個衛生所可以看病。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
當初大家嫌薪水太低沒人要做的公務員,變成了人人稱羨的鐵飯碗
醫師也因為健保,普遍收入一落千丈,開始出現了要檢討衛生所醫師的聲音...

我想這個問題可以分為兩個層面
第一個是「衛生所需要自己的醫師嗎?」

這個問題如果直白一點
其實請大家自己看看台北市的健康中心(沒有醫師)有沒有比較好就知道了!
雖然說考核指標不見得能反映真實情況
不過每次開會都聽上級說台北市的公衛成績在六都之中已經墊底好多年了
(健康中心的朋友不要罵我喔~~我只是轉述...)
顯示如果衛生所沒有自己的醫師,公共衛生推行起來也是困難重重!

最近看到醫師朋友說
在台北市就讀國小的小朋友直到11月才在學校打到流感疫苗
而九逃所在的新北市則是10月就如火如荼地打完了
相較於台北市每個場次都需要請支援醫師
要看醫院臉色、排不排得出人力
就知道衛生所如果有自己的醫師多好辦事了!
更別提傳染病防治與癌症篩檢...等許多業務都需要醫師介入
如果每件事都要拜託別人支援一位醫師,效率怎麼會好呢?

況且公共衛生並不是辦辦集點活動、擺個攤位玩遊戲、大家一起呼呼口號就可以有成效的
而是要整個醫療體系一起來促進的
因此把醫師排除在外,甚至當作公共衛生的敵人一點好處也沒有!
對啦...我知道上一輩的公衛老師和醫師是對立的啦...
不過現在公衛學院的教授可是我的好同學呢!
希望這種奇怪的對立情形未來會逐漸改善......

因此對於這個問題九逃的答案是:
就如同疾管局需要防疫醫師一樣
衛生所也是需要自己的公衛醫師
才有辦法提供公衛政策良好的後援!
(只是現在公衛醫師的薪水還是要靠自己看門診賺就是了...)

當然,跟所有工作一樣
有認真做公衛的醫師,也有只顧賺自己薪水的醫師
如果不需要不認真做公衛的醫師
給人家固定薪免除賺錢壓力,讓他認真去做公衛不就得了?
什麼!?又有人說領固定薪不就混吃等死就好?
那...反正我又不是衛生署長...這個問題不要問我啦...

第二個層面則是「衛生所(都市型)還需要醫療功能嗎?」
為什麼大家不敢說鄉村型呢?
想想九逃去年要離開的時候
鄉民說要包遊覽車去總統府抗議就知道了...

由於現在都會區醫療資源不虞匱乏
因此說實在的,少一個衛生所的醫師似乎沒什麼大不了的
但當初柯P上任要推動社區安寧療護的時候
第一個就想到健康中心(沒有醫師的衛生所)
還記得當初開會時
某個衛生所主任(護理師)聽完九逃報告執行狀況後說:
「這個我們沒辦法,我們只剩下social的功能了!」
一個護理師會講出這樣的話,背後是多麼的辛酸啊!?
可見平常要推動業務時只能到處拜託人家
熱臉貼冷屁股的無奈表露無遺
也因此後來全部的社區安寧全都交由北市聯醫來執行了......

這個問題九逃沒有答案
若都市衛生所能提供的醫療跟一般診所沒什麼兩樣,似乎確實是沒什麼必要
若要有醫療功能,就要負擔起「示範導正醫療現狀」的功能!
只是在健保制度下,這樣功能的醫療院所大概快倒光了...

最後,既然這裡是「九逃的心情垃圾桶」
當然不能免俗地要倒個垃圾才行~~~ XD

還記得有次以前貢寮同事的媽媽長針眼來新店找我看
沒想到新店衛生所的同事竟然跟她說「這要去看眼科」
幸好媽媽有自報名號,不然差點把人家轉走......

這著實讓我感觸良多
在新店這一年多來
常常有民眾問我:

「我剛剛摔倒受傷了,你們可以看嗎?要不要去急診?」
(!@#$%#!$!@$...)

「我有在醫院拿這些藥,你們可以照開嗎?我只要照開,有問題我會回醫院!」
(家醫科/診所醫師常被當作開藥機器)

前幾次聽起來覺得很傻眼
後來就逐漸麻痺了...
這樣長久下來
我以後是不是也會變成樂得只要開開藥、有問題請病人去醫院就好了呢?

原來在大都市居民有成千上萬個醫師可以選擇
卻反而不知道該找哪位醫師才是值得信賴的?
一個人可以輕而易舉看到每一科別最高明的醫師
但是卻連三高飲食運動要注意什麼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不知道?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三個和尚沒水喝」嗎?

其實不管以後政府高層打算把衛生所怎麼改
九逃都無所謂,反正生命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轉型當搞笑藝人或部落客?XD)
簡而言之,衛生所就是「回應民眾的需求」就是了!
在平溪,民眾需要我去家裡看診,我就做居家醫療;
在新店,傳染病防治沒人愛做,我就四處到職場、監獄、機構辦說明會與看診。
反正我只是個小小的衛生所醫師
台灣醫療環境的沈疴豈是我能改變的?
我只希望能夠快快樂樂陪伴家人過日子、希望能有時間多寫點遊記囉~~~
(什麼!今年夏天瀨戶內海跳島的遊記連一個字都還沒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dams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